泥川村:“圆丰阁”里育新风

    连续几日,锦北街道泥川村的宣传文化员胡晓亚,早上六点多就在村文化礼堂图书室的电脑前忙开了,“要尽早准备好敬老礼,还要赶紧把好家风家庭名单列出来,报给街道,安排接下来的事情了。”胡晓亚的办公室中,一张张家训书法作品也等着送去装裱。

    今年的敬老礼活动定在10月8日。敬老礼是村里耄耋老人才受得起的厚待。沈美凤1938年生,今年80岁,借着敬老礼活动,村里请她参加集体生日会。届时,会有一个8层生日蛋糕献给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都说老人像小孩。我妈一早就盼着了,隔三差五就问我举办敬老礼的日子,脸上乐开了花。”老人的女儿说,“今年我们还评上了好家风家庭,双喜临门。”

    这几天,胡晓亚从文化礼堂的储存室里拿出已有的敬老礼服准备熨帖。沈美凤是第一次参加敬老礼,需要订制传统手工礼服。胡晓亚已经联系了沈美凤的家人带着老人去集镇的裁缝店给老人量好衣服尺寸。泥川村目前有13位年纪在80岁以上的老人,沈美凤是这支备受尊敬的老年队伍里的新成员。

    自2011年成为宣传文化员以来,胡晓亚对这份工作乐此不疲。她感受得到,这几年,村民精神生活愈加饱满了。“敬老礼让村里老人更有存在感,村民也借此机会聚在一块儿,亲近沟通,开怀舒心。”

    泥川村里的文化礼堂始建于2012年。木制的庞大凉亭内,方桌、长椅、电视机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一旁是图书室和兵乓球桌,还有个舞台。环境知识竞赛、垃圾分类宣传……一年四季,这里的活动,每次都座无虚席。

    文化礼堂取名“圆丰阁”,村支书郑校林这样形容:“圆丰阁三个字,就是希望我们村圆满和谐、丰收丰裕。这个文化礼堂,穿西装的人可以进来坐一坐,保洁清洁员也可以进来休息。村里造的是一个老百姓的村庄客厅,不讲豪华。”如今,这因地制宜的文化礼堂人气颇高,每年都有很多人来参观。

    但当初,这个别具一格的文化礼堂,还有一个关于“5万元”的小插曲。2012年,泥川村文化礼堂建成后,有关部门并不认同这座开放式凉亭为主体的文化礼堂,结果项目补助金从原来的25万降到5万。“为了建这个文化礼堂,村两委花了大心思,去了很多地方参观学习,理念不被接受,我有些不服气。”当时,郑校林一度拒绝接受5万元的项目资金。

    不久后,一次偶然的新农村考察,却让圆丰阁得到了考察团的认可,大家认为礼堂因地制宜,而且更重要的是注重了礼堂里的活动。紧接着,好家风褒奖礼、区里的好家风现场会陆续走进这个村庄。“我所认为的文化礼堂,不是一间封闭的有距离感的房屋建筑,它就是老百姓随时可以来的地方,让大家文明和谐愉悦地生活在这个小村庄,生活充实舒服。”郑校林说。

    在这个文化礼堂里,每天都发生着乡村小事。胡晓亚还是一个义工,有个理发绝活,一手密齿梳,一手理发剪,双手一举,几分钟便能剪出一头清爽利落的短发。文化礼堂就是一个服务基地,她经常无偿为有需要的村民理发。

    “在文化礼堂提供志愿服务,能够让大家更愿意来。我在为村民理发时,常常就有在附近玩耍的孩子们凑过来。帮别人做点小事,我挺开心的,大家都在村里生活,互帮互助都是应该的。”文化礼堂让胡晓亚的义剪变得更有意义。

    从义剪开始,胡晓亚还带出了一支“小鸭子乡村服务队”。乡村服务队成立以来,文化礼堂成为队员们集中开展志愿服务的一个平台。“我们服务队现有成员50多人,大家各有所长,都愿意为村民服务。”胡晓亚说。

    在胡晓亚家客厅墙上,“存好心 做好事 守公德 严自律”的家训书法作品遒劲有力,全家福照片里,一家四口笑脸灿烂。

    乡村服务队的身影不仅出现在文化礼堂,村里发生大事,也总是马上出现。今年6月30日,泥川村突发泥石流。小鸭子乡村服务队出现在救灾现场,村民也纷纷加入。半个月时间,泥川村又恢复了往日的整洁和平静。

    郑校林看到了泥川村的村民的变化和团结,“以前有点小矛盾的邻里,现在都能在文化活动中和睦相处。合作参加各类文艺演出,让村民变得更加亲近。大家都像村口的‘圆丰阁’,开放包容。”

来源:【临安新闻网】   作者:   信息发布:程玉兰   添加日期:2018-09-19   
 

 

 
杭州市临安区锦北街道官方网站  临安新闻网制作维护
浙新办[2004]42号 浙ICP备0500213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