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房的变迁 从“山上”到“山下”

——档案见证高水平小康系列报道之八

“走,上我家看看。”锦北街道上东村村民程越玲,带着记者穿过宽阔整洁的村道,来到一处缓坡,湛蓝的天空下,一排排连体别墅赫然呈现。

葱茏山谷间,出现这么大一片现代洋楼,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深棕色的瓷砖外墙,通透的大落地窗,玻璃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炫目的光芒。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盛开的鲜花摇曳生姿。

往里走,就是程越玲家。一楼是厨房和餐厅,二楼和三楼是客厅和房间。各种家具电器一应俱全,看起来和城区居民家里没什么区别。

“时间过得真快,下山快5年啰。”程越玲站在家门口的石狮前,嘴角情不自禁地扬起微笑。

原本打算在山上住一辈子

说起房子,上东村流传着几句顺口溜:五十年代茅草房,下雨屋里酱油汤;六十年代泥墙房,刮风下雨心发慌;七十年代沙灰房,看着蛮牢像酥糖;如今住进别墅房,幸福不忘共产党。

“我爹妈住过茅草屋,就像顺口溜说的,每当下雨天,雨水渗过腐烂的茅草,就会沿墙淌下黑乎乎的‘酱油汤’。”程越玲今年60岁,老父亲至今还会提起那段艰苦岁月。

早年,上东村还没合并。程越玲和父母亲一起,住在龙浮自然村海拔300米高的山腰上。打开家门,映入眼帘的除了山林,还是山林。

“我小时候住的是土胚房,墙头是用烂泥堆起来的。”程越玲说,每次刮大风下暴雨,一家人都会担惊受怕。在泥房里,程越玲和妹妹一直熬到婚嫁的年龄。

1982年,父母亲咬咬牙,打算盖楼房招亲。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靠村民们相互帮忙,用石灰、沙泥、木头建起了村里为数不多的两层瓦片房。同年,程越玲结了婚,这也成了她的婚房。

程越玲至今还保存着房子的照片,裸露的沙墙和老式门窗,透着浓浓的时代印记。“总共花了近万元,除了走廊用的预制板,楼板全是木头的。”

婚后,程越玲生了两个女儿。为了养家糊口,自己在村里做会计,丈夫忙着山上的农活。

日子过得还算安稳,但山上的生活,着实不便。且不说没有自来水和网络,光看着山下的路越来越宽,而自己家通往山下的路,还是一条窄窄的土路,程越玲心里不是滋味。一到下雨天,泥泞不堪,别说骑车,走路都费劲。“特别是两个娃上学,要走六七里山路到上东村,还有生个毛病啥的,120的车都开不上去。”

在山上待久了,思想也变得闭塞。祖祖辈辈都是围着田地、竹笋兜兜转转,生活十年如一日,枯燥乏味。

一转眼,时光跨过新世纪,两个女儿长大成人,陆续嫁人,也有了自己的孩子。“难道在山上住一辈子?”程越玲也越来越感受到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融入”山下的想法就愈发强烈。

要住到山下去,钱可以凑,但地基怎么办?

“下山”让生活有了新奔头

2007年,龙浮、袁家、石桥、上东四个自然村合并成上东村。次年,全省各地掀起“下山移民”热潮,上东村抓住契机,顺势而为,向农办、国土、民政等部门争取到280万元资金,正式启动“下山”工程。

村委在村中心的“黄金地块”落实了建设用地,给每户人家规划了三层共330平方米的连体别墅。

程越玲所在的龙浮自然村2组,将近20户人家,被列入下山安置房二期名单。这个好消息,让全家都很兴奋。

2015年年底,临近春节,二期安置房装修完工。程越玲全家喜气洋洋地搬进了山下的新家——一幢连城里人都羡慕的小洋楼。老父亲程炳荣连连感概,做梦都没想到还能住上别墅房。“新房有政府补贴,而且老房子还抵了5万元,很划算。”

“下山”后,让程越玲深切感受到生活的便利。“出了家门口,就是公交站,村里还建起了各种公共配套设施,生活也更丰富了。”闲暇时间跳跳广场舞,看看文化下乡演出,程越玲对现在的生活表示很满意。

这一切得益于近年来,上东村以创建杭州市中心村为契机,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统筹推进水、电、路、绿化及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设施建设。投资100万元扩建村委办公楼,增设农家书屋、老年活动中心、党建活动室、便民农资店、卫生服务站等,新建了上东文化礼堂和体育健身场所。同时,还陆续引进村企合作项目,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

如今,住在城里的女儿女婿,喜欢带着孩子往娘家跑。程越玲也越活越年轻,生活又有了新奔头。

记者手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曾是小康道路上的“洼地”,然而在乡村振兴的大时代背景下,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不仅住上了新房,而且还住上了“科技”房。据了解,上东村已经有村民盖起了轻钢结构房。房子的变迁,正是小康道路上,不断前行最现实、生动的写照。


来源:【临安新闻网】   作者:吴忠民   信息发布:黄晓强   添加日期:2020-09-22   
 

 

 
杭州市临安区锦北街道官方网站  临安新闻网制作维护
浙新办[2004]42号 浙ICP备05002139号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